标题 >>

大熊猫妈妈的“小拖把”
大熊猫妈妈的“小拖把”

  在熊猫基地2013年出生的熊猫宝宝当中,有一个小朋友被网友们亲切地称为“小拖把”,它是2013年大熊猫“成功”的双胞胎小仔--“和盛”。这个萌萌哒昵称的来历还有个小小的故事呢。

  .

        我们可以通过下面的一段小视频一探究竟:



  正如视频中所呈现的那样,大熊猫妈妈“庆贺”多次叼着好奇宝宝“和盛”像拖把拖地一样拖回小洞里,因此,网友们给它起了这么一个小昵称。那时候,大熊猫宝宝们刚开始在“庆贺”妈妈的带领下在户外运动场玩耍,在此之前它们都只待在相对熟悉和清净的太阳产房室内兽舍。对比室内,户外的环境充满了未知:从未爬过的大树、未曾到过的水池、高低不一的木架,还有不时前来参观的游客等等。“庆贺”虽然是新手妈妈,但是它的母性极强,对大熊猫宝宝呵护有致。刚开始的那段时间,只要室外有“风吹草动”,“庆贺”妈妈总会很警惕地把宝宝带到它认为安全的小洞里。而对于大熊猫宝宝来说,它们对未知的世界充满了好奇,想征服那些新奇的大树、溪水还有木架。就这样,在大熊猫妈妈与宝宝一来一回的“较量”当中,出现了大熊猫妈妈不厌其烦地一次次把宝宝叼回洞里的画面。而这一画面正好被游客们的镜头捕捉到,因此,好奇宝宝“和盛”也就得到了“小拖把”的昵称。


  其实,大熊猫妈妈叼着宝宝移动是非常常见的一种行为,每一只大熊猫宝宝都曾是大熊猫妈妈的“小拖把”呢。


  从大熊猫幼仔一出生起,大熊猫妈妈就会第一时间把刚出生的宝宝“叼”到自己的胸前抱好,否则大熊猫幼仔的体温会急速下降,十分危险。


  在大熊猫妈妈的悉心照料下,熊猫宝宝一天天长大,但大熊猫妈妈“叼”宝宝的移动方式依然常见。



“科琳”妈妈在给宝宝清洁身体,叼着宝宝移动


.  当大熊猫宝宝体型长得更大一些的时候,“小拖把”们就出现了。



“成绩”妈妈叼着“小拖把”“星语”在移动


  除了在圈养条件下的情况,在野外也曾捕捉到这样“拖着走”的画面。



九寨沟野生大熊猫叼仔同游


  许多动物习惯在移动的时候把自己的宝宝背在背上、或挂在胸前,或装在兜里,而在大熊猫宝宝不善爬行或行动缓慢的时期,大熊猫妈妈更多的则是采用“叼”在嘴里的方式进行移动,这也是它们与生俱来的“技能”。同时,大熊猫生性警惕,所以一有动静,妈妈就会习惯性地把宝宝叼起来保护或者逃离。


  现在大家知道为什么会有“小拖把”的出现了吧。

出处:成都大熊猫繁育研究基金会

2016-05-13
-

(如不慎侵权,请即联系我站。)
荐读
 · 遥远宇宙的某个角落,必存在一个长得与你
 · DIY攒机必看 猴年市场分析及购买指导
 · 未来人类将可以删除不美好的记忆
 · 让你见识一下超音速飞机冲击波的威力~大得
 · 谷歌开发了一个逆天芯片,触摸屏将遇最大
 · 这“玩具”太危险!无线电遥控链锯可在空
 · 科幻可能会成现实啦!激光武器能改变小行
 · 量子计算能攻破区块链吗
 · 人工智能现状:机器日益聪明人类变笨
 · 美科学家推测地球非人类家乡而是流放监狱
热搜
 · 看懂《异形:契约》真心不容易
 · 世界上最大的海上执法船:中国“海警290
 · 盘点近年来科幻片中外星人实力排行榜
 · 揭秘电视分辨率:1080p、2K、UHD、4K、8
 · 史上最具影响力的50件科技产品
 · Ai 到底是个什么鬼?
 · 攻克百年难题,扭转“角度” 石墨烯可变超
 · SpaceX实现人类史上首次海上回收火箭,马
 · 图说熊猫“吃相”
 · 美国海军的重要作战支柱:移动目标用户卫
浏览
 · 暗物质到底是什么?
 · 哈佛大学研制出外骨骼套装,未来战争都是
 · 最新消息:美国SSBN(X)潜艇建造格局已定
 · 大事件!人类首次直接探测到引力波!(一
 · 东亚坦克哪家强?
 · 那个传说中比飞机还快的“超级高铁”真的
 · 什么是人工智能“黑匣子”?
 · 基因芯片,让病历改头换面!
 · 美军推迟六代机研发 竟因中国隐形战机威胁
 · 这段视频颠覆你对太阳系的认知,来看看太
如版面不完整 请使用浏览器的【极速模式】

Ai时代(Ai.th1w.com)
E-mail:wx24cn@163.com
苏ICP备14015491号-1 苏公网安备320531503162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