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挣脱大地粗莽束缚,触摸地球脸庞,我们的征途是穹顶星空
挣脱大地粗莽束缚,触摸地球脸庞,我们的征途是穹顶星空
路虽坎坷,终抵群星。55年前的今日,前苏联宇航员加加林完成人类首次进入太空飞行的壮举,载人航天事业自此日新月异。55年后的今日,当你抬头仰望星空,是否还在因“地球上这么多人吃不饱饭,怎么舍得斥巨资去探索宇宙”困扰?如果点头,4.12国际载人航天日,这份略长的信值得耐心读完↓↓

 

1970年,赞比亚修女致信NASA(美国航空航天局)航行中心科学副总监恩斯特·史都林格 (Ernst Stuhlinger)博士时发问:目前地球上还有这么多小孩子吃不上饭,怎么能舍得为远在火星的项目花费数十亿美元?史都林格博士很快给修女回了信,同时还附带了一张照片“升起的地球”。这封充满科学精神、感情真挚的回信随后由 NASA 以《为什么要探索宇宙》为题发表。


《为什么要探索宇宙》(节选)

今日撒下的种子,在你看不见想不到的某处生根发芽。”

亲爱的Mary Jucunda修女:

每天,我都会收到很多类似的来信,但这封对我的触动最深,因为它来自一颗慈悲的饱含探求精神的心灵。我会尽自己所能来回答你这个问题。

在详细说明我们的太空项目如何帮助解决地面上的危机之前,我想先简短讲一个真实的故事。那是在400年前,德国某小镇里有一位伯爵。他是个心地善良的人,他将自己收入的一大部分捐给了镇子上的穷人。这十分令人钦佩,因为中世纪时穷人很多,而且那时经常暴发席卷全国的瘟疫。一天,伯爵碰到了一个奇怪的人,这个人家中有一个工作台和一个小实验室,他白天卖力工作,每天晚上花几个小时的时间专心进行研究。他把小玻璃片研磨成镜片,然后把研磨好的镜片装到镜筒里,用此来观察细小的物件。伯爵被这个前所未见的可以把东西放大观察的小发明迷住了。他邀请这个怪人住到了他的城堡里,作为伯爵的门客,此后他可以专心投入所有的时间来研究这些光学器件。

然而,镇子上的人得知伯爵在这么一个怪人和他那些无用的玩意儿上花费金钱之后,都很生气。“我们还在受瘟疫的苦,”他们抱怨道,“而他却为那个闲人和他没用的爱好乱花钱!”伯爵听到后不为所动。“我会尽可能地接济大家,”他表示,“但我会继续资助这个人和他的工作,我确信终有一天会有回报。”

果不其然,他的工作(以及同时期其他人的努力)赢来了丰厚的回报:显微镜。显微镜的发明给医学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发展。由此展开的研究及其成果,消除了世界上大部分地区肆虐的瘟疫和其他一些传染性疾病。

伯爵为支持这项研究发明所花费的金钱,其最终结果大大减轻了人类所遭受的苦难,这回报远远超过单纯将这些钱用来救济那些遭受瘟疫的人。

取消火星航行计划并不能轻易消除贫穷和饥饿。相反,太空项目是缓解问题的有力工具。

我们目前面临类似的问题。美国总统年度预算中的1.6%将用于探索宇宙。NASA的预算中所包含的项目都是和航空航天有关的。所以,要想援助饥饿的儿童,或在美国已有的对外援助项目上增加援助金额,需要首先由相关部门提出预算,然后由国会批准才行。

要问是否同意政府实施类似的政策,我个人的意见是绝对赞成。我完全不介意每年多付出一点点税款来帮助饥饿的儿童,无论他们身在何处。

我相信我的朋友们也会持相同的态度。然而,事情并不是仅靠把去往火星航行的计划取消就能轻易实现的。相对的,我甚至认为可以通过太空项目,来为缓解乃至最终解决地球上的贫穷和饥饿问题做出贡献。

解决饥饿问题的关键有两部分:食物的生产和食物的发放。食物的生产所涉及的农业、畜牧业、渔业及其他大规模生产活动在世界上的一些地区高效高产,而在有的地区则产量严重不足。通过高科技手段,如灌溉管理、肥料的使用、天气预报、产量评估、程序化种植、农田优选、作物的习性与耕作时间选择、农作物调查及收割计划,可以显著提高土地的生产效率。

人造地球卫星无疑是改进这两个关键问题最有力的工具。在远离地面的运行轨道上,卫星能够在很短的时间里扫描大片的陆地,可以同时观察计算农作物生长所需要的多项指标,并且可以将这些信息广播至地面接收站以便做进一步处理。事实证明,配备有土地资源传感器及相应的农业程序的人造卫星系统,即便是最简单的型号,也能给农作物的年产量带来数十亿美元计提升。

太空旅行不能直接消除贫穷和饥饿,但将产生数倍于原始花费的收益。”

太空项目还有另外两个重要作用:促进科学技术的发展和提高一代人的科学素养。

登月工程需要历史上前所未有的高精度和高可靠性。面对如此严苛的要求,我们要寻找新材料、新方法,开发出更好的工程系统,用更可靠的制作流程,让仪器的工作寿命更长久,甚至需要探索全新的自然规律。

这些为登月发明的新技术同样可以用于地面上的工程项目。每年,都有大概一千项从太空项目中发展出来的新技术被用于日常生活中,这些技术打造出更好的厨房用具和农场设备,更好的缝纫机和收音机,更好的轮船和飞机,更精确的天气预报和风暴预警,更好的通讯设施,更好的医疗设备,乃至更好的日常小工具。

你可能会问,为什么先设计出宇航员登月舱的维生系统,而不是先为心脏病患者造出远程体征监测设备呢?答案很简单:解决工程问题时,重要的技术突破往往并不是按部就班直接得到的,而是来自能够激发出强大创新精神,能够燃起的想象力和坚定的行动力,以及能够整合好所有资源的充满挑战的目标。

太空旅行无可置疑地是一项充满挑战的事业。通往火星的航行并不能直接提供食物解决饥荒问题。然而,它所带来的大量新技术和新方法可以用在火星项目之外,这将产生数倍于原始花费的收益。

若希望人类生活得越来越好,除了需要新的技术,还需要基础科学不断有新的进展。包括物理学和化学、生物学和生理学,特别是医学,用来照看人类的健康,应对饥饿、疾病、食物和水的污染以及环境污染等问题。

我们需要更多的年轻人投入到科学事业中来,我们需要给予那些投身科研事业的有天分的科学家更多的帮助。随时要有富于挑战的研究项目,同时要保证对项目给予充分的资源支持。在此我要重申,太空项目是科技进步的催化剂。它为学术研究工作提供了绝佳的实践机会,包括对月球和其他行星的研究、物理学和天文学、生物学和医学科学等学科。有了它,科学界源源不断地出现了令人激动不已的研究课题,人类得以窥见宇宙无比瑰丽的景象。为了它,新技术和新方法不断涌现。

太空探索,让我们对地球、对生命、对人类自身的感激之情将越深,让地球更美好。”

尽管我们开展的太空项目研究的东西离地球很遥远,已经将人类的视野延伸至月亮、至太阳、至星球、直至那遥远的星辰,但天文学家对地球的关注,超过以上所有天外之物。太空项目带来的不仅有那些新技术所提供的生活品质的提升,随着对宇宙研究的深入,我们对地球、对生命、对人类自身的感激之情将越深,太空探索让地球更美好。

随信一块寄出的这张照片,是1968年圣诞节那天阿波罗8号在环月球轨道上拍摄的地球的景象。太空项目所能带来的各种结果中,这张照片也许是其中最可贵的一项。它开阔了人类的视野,让我们如此直观地感受到地球是广阔无垠的宇宙中如此美丽而又珍贵的孤岛,同时让我们认识到地球是我们唯一的家园,离开地球就是荒芜阴冷的外太空。

无论在此之前人们对地球的了解是多么有限,对于破坏生态平衡的严重后果的认识多么不充分。在这张照片公开发表之后,面对人类目前所面临的种种严峻形势,如环境污染、饥饿、贫穷、过度城市化、粮食问题、水资源问题、人口问题等等,号召大家正视这些严重问题的呼声越来越多。人们突然表示出对自身问题的关注,不能说和目前正在进行的这些初期太空探索项目,以及它所带来的对于人类自身家园的全新视角无关。

太空探索不仅仅给人类提供了一面审视自己的镜子,它还能给我们带来全新的技术、全新的挑战和进取精神,以及面对严峻现实问题时依然乐观自信的心态。我相信,人类从宇宙中学到的,充分印证了Albert Schweitzer那句名言:“我忧心忡忡地看待未来,但仍满怀美好的希望。”

向您和您的孩子们致以我最真挚的敬意!


您诚挚的

Ernst Stuhlinger科学副总监

1970年5月6日



国际载人航天日

漫游载人航天史轨迹



载人航天是人类驾驶和乘坐载人航天器在太空中从事各种探测、研究、试验、生产和军事应用的往返飞行活动。其目的在于突破地球大气的屏障和克服地球引力,把人类的活动范围从陆地、海洋和大气层扩展到太空,更广泛和更深入地认识整个宇宙,并充分利用太空和载人航天器的特殊环境进行各种研究和试验活动,开发太空极其丰富的资源。


根据飞行和工作方式的不同,载人航天器, 可分为载人飞船、空间站和航天飞机三类。载人飞船按运行范围分为卫星式载人飞船和登月载人飞船。载人空间站又称为轨道站或航天站,可供多名航天员居住和工作。航天飞机既可作为载人飞船和空间站进行载人航天活动,又是一种重复使用的运载器。


目前,世界上只有美国、俄罗斯和中国自主掌握了载人航天技术。


世界首位太空“旅客”——莱卡

1957年11月3日,3岁的混血狗“莱卡”乘坐前苏联“斯普特尼克-2”号人造卫星进入太空,成为世界首名太空“旅客”。升空数小时后,它因舱内过热死亡。此后,又有几条狗因卫星发射失败在太空中死去,直到1960年8月,两条分别名为“贝尔卡”和“斯特热尔卡”的狗平安返回地球。


进入太空的第一人——加加林

“我看见地球了,它是如此美丽!”1961年4月12日,27岁的前苏联航天员尤里·加加林乘坐“东方-1”号宇宙飞船绕地球飞行一圈,历时108分钟,成为首位进入太空的人。此后联合国大会通过决议将每年4月12日定为国际载人航天日。


首位进入太空的女性——捷列什科娃

1963年6月16日,前苏联女航天员瓦莲京娜·捷列什科娃乘坐“东方-6”号宇宙飞船进入太空,成为首位进入太空的女性。她在太空停留了2天22小时,绕地球飞行48圈。


首位为航天殉难的宇航员——科马洛夫

1967年4月24日,苏联宇航员科马洛夫乘联盟1号飞船返回地面时,因降落伞未打开,成为第一位为航天殉难的宇航员。


首位登上月球的宇航员——阿姆斯特朗

1969年7月20日,美国“阿波罗”11号上的宇航员奥尔德林、阿姆斯特朗登上月球,人类第一次将足迹留在地球以外的星球上。阿姆斯特朗留下的足迹连同那句“这是个人的一小步,却是人类的一大步”永远载入史册。


首个最惨痛的航天事故——“挑战者”号爆炸

1986年1月28日,美国“挑战者”号航天飞机升空73秒钟后突然爆炸,7名机组人员全部遇难。这是第一起最惨痛的航天事故。



△哈勃望远镜拍摄到恒星“死亡” 色彩绚烂似蝴蝶

太空“千里眼”——哈勃望远镜

1990年4月24日,美国“发现号”航天飞机将哈勃望远镜送上太空轨道,由于没有大气湍流的干扰,它所获得的图像和光谱具有极高的稳定性和可重复性,成为人类探索宇宙奥秘的最佳窗口。


首位太空游客——美国人丹尼斯·蒂托

2001年4月28日,首位太空游客美国人丹尼斯·蒂托同两名俄罗斯宇航员一起搭乘俄“联盟T M-32”载人飞船升空,两天后飞船与国际空间站成功对接,蒂托在俄宇航员陪同下进入国际空间站,6天后乘坐俄“联盟TM-31”号飞船返回舱返回地面,结束了这次引起全球轰动的首次太空旅游。


又一幕惨剧——哥伦比亚号航天飞机失事

2003年2月1日,美国哥伦比亚号航天飞机发生爆炸,机上7名宇航员(包括一名以色列籍宇航员)全部遇难。


太空第一位中国访客——杨利伟

2003年10月15日9时整,我国自行研制的“神舟”五号载人飞船在中国酒泉卫星发射中心发射升空。这是中国首次进行载人航天飞行。乘坐“神舟”五号载人飞船执行任务的航天员杨利伟,在太空中围绕地球飞行14圈,经过21小时23分、60万公里的安全飞行后成功着陆返回。文/新华网





只有那些永远躺在坑里从不仰望高空的人,

才永远不会掉进坑里。

——德国哲学家黑格尔

以此向探索宇宙的先行者

致敬!



本期监制/唐怡 主编/侯振海 编辑/王若璐

出处:原创 2016-04-12 央视新闻公众号

2016-04-13
-

(如不慎侵权,请即联系我站。)
荐读
 · 未来四大“超级人族”:人类可实现永生
 · 中国将拥万吨055级巡洋舰?可为航母保驾护
 · 令人费解!意大利古罗马地狱入口之谜
 · 朱清时院士:打坐禅定与身体健康
 · 揭秘“俄战机飞越美军舰”中的战机和军舰
 · 模拟推演中日“钓鱼岛之战”,中国哪些兵
 · 11部比《星球大战》好看的70年代美国科幻
 · 科学猜想:虫洞理论和量子纠缠有关?
 · 科幻奇幻小说中最好的猫咪们
 · 北斗卫星导航系统:离我们越来越近的“好
热搜
 · 看懂《异形:契约》真心不容易
 · 世界上最大的海上执法船:中国“海警290
 · 盘点近年来科幻片中外星人实力排行榜
 · 揭秘电视分辨率:1080p、2K、UHD、4K、8
 · 史上最具影响力的50件科技产品
 · Ai 到底是个什么鬼?
 · 攻克百年难题,扭转“角度” 石墨烯可变超
 · SpaceX实现人类史上首次海上回收火箭,马
 · 图说熊猫“吃相”
 · 美国海军的重要作战支柱:移动目标用户卫
浏览
 · 这“玩具”太危险!无线电遥控链锯可在空
 · 爱因斯坦认为:任何物质都不能超过光速,
 · 人工智能立法加快,国家为何有如此紧迫感
 · 冷冻人体的复苏不是梦:至少50年以后或可
 · 从技术到产品,AI-ISP夜视的破局之路
 · 中国海军在西太演习遭美日战舰尾随 近在咫
 · 虫洞: 旅行家的天堂还是探险者的地狱?
 · 李开复:未来20年内人工智能不会有自我意
 · 刚过完26岁生日,哈勃望远镜就立功啦~它发
 · AI修复 扮靓影像(AI创作新风潮)
如版面不完整 请使用浏览器的【极速模式】

Ai时代(Ai.th1w.com)
E-mail:wx24cn@163.com
苏ICP备14015491号-1 苏公网安备320531503162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