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系列电影《猩球崛起》中,我们的近亲在获得足够的时间和空间之后,发展出了语言能力,并适应了我们的技术。不过,类人猿社会很难继承人类对地球的统治,因为它们很可能在人类之前就灭绝了
未来人类灭绝之后,地球上的生命会发生哪些变化?从目前的迹象来看,人类很可能早在太阳膨胀吞没地球之前就已经灭绝。那么,如果我们将目光放到人类消失之后大约5000万年时,会看到什么样的场景呢?
这个问题引发了许多人的猜想,提出了许多“接管”地球的候选物种。苏格兰斯特灵大学的讲师Luc-Bussiere也对其他物种统治地球的机会进行了分析,并解释了灵长类动物很难获得成功的理由。
不过,在进行猜想之前,我们需要明确地解释一下“统治物种”的含义。有人或许会争论称,现在是有花植物的时代。的确如此,但大多数人想象中的未来世界并不会像电影《绿魔世界》(Audrey-Two-in-Little-Shop-of-Horrors)里那样,即使是里面虚构的奇异花卉也具有明显的动物特征,如掠食行为和运动能力等。因此,我们将这里讨论的“统治种”限定为动物。
当人类遭遇到某种无法抵御的全球性疾病时,即使这种疾病只会波及少数哺乳动物,类人猿也是最容易感染的目标。图中是医疗人员正在救助埃博拉感染者
从某些标准来看,现在的地球是被细菌统治的——而且很长时间内一直都是,尽管名义上的“微生物时代”在大约12亿年前就已经结束。这并不是因为细菌不再繁盛,而是因为我们人类倾向于认为后来的大型多细胞生物更加重要。
有一些统计称,线虫动物门——比如蛔虫——的数量占全世界动物的五分之四。因此,无论是分布范围、数量,还是多样性,都不是衡量一个物种是否占“统治地位”的标准。只有那些体型较大而且富有领袖魅力的生物才符合我们的想象。
作为灵长类动物的一员,人类在猜想下一个统治地球的物种时,总是倾向于与自己关系较近的猿类。在系列电影《猩球崛起》中,我们的近亲在获得足够的时间和空间之后,发展出了语言能力,并适应了我们的技术。不过,类人猿社会很难继承人类对地球的统治,因为它们很可能在人类之前就灭绝了。
在灵长类动物中,人类已经成为唯一一个在保育状态上不是“濒危”或“极度濒危”的物种。当导致人类灭绝的全球性灾难发生时,其他脆弱的大型猿类种群恐怕都难以幸免。事实上,任何会影响人类的灭绝事件对其他与我们有类似生理需求的物种而言都是灾难性的。
病毒可能会影响到人类未来的存续。图中为腺病毒
当人类遭遇到某种无法抵御的全球性疾病时,即使这种疾病只会波及少数哺乳动物,类人猿也是最容易感染的目标。那么,距离人类相对较远的某种动物能否发展出智能,并且建立类似人类的社会呢?不得不说,这种可能性实在太低了。
在所有被公认为在地球历史某一阶段占统治地位的动物物种中,人类所具有的智慧,以及手的灵巧程度都是独一无二的。可以认为,这些特征不仅不是动物占据统治地位的必要条件,而且不是特意演化出来的特征。
演化本身并不亲睐智能,只有当智能带来更高的生存率和繁殖成功率时,才会在演化中保留下来。因此,一个基本的错误是:认为我们的后继者可能特别智慧,或者是社会性动物,或者它们应该能够交谈,并适应人类的技术。
病毒可能会影响到人类未来的存续
那么,如何才能合理地推测出人类灭绝5000万年后统治地球的物种呢?答案既令人感到激动,又令人不大满意。
尽管我们能相当肯定地说,这个物种不会是会说话的黑猩猩,但另一方面,我们对它是什么样子一无所知。自生命诞生以来,地球已经经历了许多次大灭绝时间。每次大灭绝之后,生命都会在很短时间内分化出许多新物种,而新物种的“适应辐射”会产生更多与之前幸存下来的祖先完全不同的生命形式。
举例来说,白垩纪晚期在恐龙脚下四散奔逃、类似鼩鼱的小动物,与后来哺乳动物时代的洞熊、乳齿象和鲸都差异巨大,而后面这些动物都是从前者演化而来。
自生命诞生以来,地球已经经历了许多次大灭绝时间。每次大灭绝之后,生命都会在很短时间内分化出许多新物种,而新物种的“适应辐射”会产生更多与之前幸存下来的祖先完全不同的生命形式
同样,在2.5亿年前的晚二叠纪大灭绝中幸存下来的爬行动物,也与由它们演化而来的翼龙、恐龙、哺乳动物和鸟类相差甚大。在那次大灭绝中,有90%的海洋生物和70%的陆地生物都消失了。
有学者认为,偶然因素在动物界重大的物种转变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这种重要性或许存在一定的争议,但可以肯定的是,未来的大灭绝事件之后,幸存的现代生物会如何演化,将是一个非常复杂的问题。或许未来可能会像许多人推测的那样,蚂蚁将从我们的手里接管地球,我们现在只能想象未来的蚂蚁统治者会是什么样子。 |